《暗喻幻想》游戏评测

在 2024 游戏小年合格的 IGN/GS 双年度最佳,但你的下一部《女神异闻录》还得是《Persona》

Posted by Yun on Wed, Mar 5, 2025

Metaphor
Metaphor

1. 引言

《暗喻幻想》可谓是一部承载了 JRPG 爱好者厚望的游戏作品,它由 ATLUS 本社的《Persona》系列铁三角桥野桂、副岛成记、目黑将司,自《P5R》时期就开始共同打造,耗时将近 8 年(2016年末~2024年末)。而在我通关了《暗喻幻想》之后,我只能说《暗喻幻想》的确是一部在 2024 这个游戏小年中合格的 IGN/GS 双年度最佳游戏,它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以及上升空间,让人不禁感叹你的下一部《女神异闻录》,还得是《女神异闻录》。

由于这可能是我近几年写的最后一篇游戏长评了,其中不免涉及游戏之外的一些事情,而且相关语言十分尖锐,在此提前预警。

1.5 期望

ATLUS 真正意义上的起飞,就是《Persona 4》以及《Persona 5》带给它真正意义上的破圈和商业大成功,而其他系列作品《真女神转生》、《世界树迷宫》都未达到《Persona》这个真女外传系列的商业高度。

而曾操刀新《Persona》三部曲的 ATLUS 铁三角另立工作室所制作的《暗喻幻想》(再加上新 P 组的《P5R》除了游戏系统外的改进并不理想),更是在相当早期就被 P 系列粉丝谓以“你的下一部《女神异闻录》,何必是《女神异闻录》”的赞誉(零场香槟)。

当然现在来看的话,仅以 P 系列来对 ATLUS 做评判虽稍显不公,但鉴于 P 系列的影响力,也不难看出为何更多的人将《暗喻幻想》对标的是 P 系列,而非更加与其接近的《真女神转生》系列了。

《暗喻幻想》更像是一部《真女神转生》和《女神异闻录》游戏系统融合且辅以全新世界观的全新产物,它既非《真女神转生》的精神续作,更非《女神异闻录》的等位平替。

2. 画面设计

对于《暗喻幻想》的画面设计要分为两个方面来看,首先是其艺术性,接下来是工业建模水平。

艺术性而言,《暗喻幻想》大胆且大量的使用了文艺复兴风格的原型设计和绚丽色彩的水墨组合,不仅让系统 UI 的衔接过渡艺术拉满,更将“奇幻”这一色彩铺满整个游戏。而过于大胆且张狂的艺术元素,难免使得系统的 UI 显得过于花哨和视觉元素溢出,但好在随着游戏时间的积累,这个问题的影响并不是很大。

极为大胆的艺术风格和“P 系列既视感”极强的主角团
极为大胆的艺术风格和 “P 系列既视感” 极强的主角团

《暗喻幻想》的工业建模师承《P5》时代的水平(毕竟立项开发的时间点摆在那里),但不同于《P5》半写实半漫画的风格很好的降低了工业建模水平偏低的影响,《暗喻幻想》其偏西幻写实的风格定位,导致其工业建模水平以如今的标准来看实在是令人难评。游戏中正常操作部分还好,但一旦涉及到非二维动画的纯 CG 剧情演绎时,这工业建模水平的难评和出戏程度堪称离谱(尽量不太双标,《P5》的即时 CG 也是同等水平)。

本作的二维动画演绎数量颇多,一定程度上 “对冲” 了一些 3D CG 演绎的低质
本作的二维动画演绎数量颇多,一定程度上 “对冲” 了一些 3D CG 演绎的低质

3. 音乐原声

《暗喻幻想》的音乐原声可谓是恢弘磅礴,且风格极为鲜明。史诗感极强的交响乐,配合上“和尚念经”般的“魔幻”,非常的契合游戏标题的“暗喻”和“幻想”。无论是战斗音乐、还是城镇音乐,令人感叹目黑将司的确是宝刀不老。

在这里顺便开火 DISS 那些说《暗喻幻想》战斗突袭成功音乐“抄袭”《火焰纹章:风花雪月》的人。早在游戏公布原声时,就有一些人说音乐很“像”/“抄袭”《风花雪月》啊,但要说曲目又说不出来。好不容易有人憋出一个像《フレスベルグの少女~風花雪月~ (Inst.)》(或者《フレスベルグの少女 (伴奏)》),但有耳朵的请仔细听听,这个和《猛き者たちよ》无论是主歌还是副歌哪里像了???真的要找都不会找,我替你们找了两首《Battle On (フォドラの暁風)》、《Battle On (この世界の頂で)》。这两首仔细听听的话,会发现只有副歌部分的乐器构成会和《猛き者たちよ》比较像,但要是从旋律上讲,说八竿子打不着都不为过。好在我关注的一些靠谱的评测人(包括一些未曾关注过的评测人)都没有再说这个音乐的事,可见大部分认真对待游戏艺术的人还是有耳朵的

4. 战斗系统和迷宫设计

《暗喻幻想》的战斗系统,更多的是师承《真女神转生》的战斗系统,其和《女神异闻录》系列可谓毫无关系。几点最显著的区别在于:弱点击中不会倒地但会让行动点数消耗减半、弱点击中不会产生 1 More 和换手。同时《暗喻幻想》还融合了轨迹系列的战前动作要素和战斗中前后排站位系统,战前系统的加入使得战前动作博弈更具考究,而前后排系统目前仅是雏形,存在感不强,未见更深度的设计。

《暗喻幻想》中,主角团从胸中掏出的“心之钢”带来的全新替身系统“阿基态”是技能释放的主体。本作中阿基态可以随意转职,但技能上只能通过继承获取,虽然每个主角的主修阿基态基本上是确定的,但这也使得凹阿基态的成本和收益间博弈更多。

本作中的回蓝手段相对而言非常欠缺,抛开大后期才能获得的专属回蓝被动外,前中期的蓝量管理堪称难上加难。而前中期的蓝量难以获取导致了推进迷宫的速度基本都会大于一天,从而进一步压缩了主角五维培养以及好感系统提升的时间(当然后期有五维培养追赶机制,以及本作的好感度对话任意选择并不影响羁绊升级,一来一回日历时间还是够用的)。

综上来看,《暗喻幻想》战斗系统的深度设计非常不错,在具有养成复杂性的同时、也不失平滑的上手难度曲线。

“神似结城理” 的主人公
“神似结城理” 的主人公

《暗喻幻想》的迷宫设计远不如其战斗系统那样出彩。如果说《P5》的迷宫设计是 ATLUS 的巅峰,那《暗喻幻想》可谓是全方位退步。迷宫的复杂度全靠多层上下 + 狗洞小道来支撑,这也导致了在攻略到本作最大的迷宫“龙宫神殿”时,更多的人感到的是来回上下楼梯钻狗洞的疲劳,而非《P5》那种迷宫处处不同的精妙。即便迷宫中的重要宝箱依旧是推动玩家舔完整个迷宫的核心动力,但依然难以掩盖迷宫设计的粗糙和单调。

5. 故事节奏和剧情演出

不同于专注于日高生活的《女神异闻录》系列,《暗喻幻想》的世界观是一个西幻的舞台。《女神异闻录》系列(尤其是四代和五代),由于更加贴近于日常生活,对于喜欢日式 ACG 文化的人来说代入感可谓拉满,能够以一个非常快的速度融入到整个故事剧情之中。而《暗喻幻想》的故事是一个偏王道的日式 RPG 故事,其前期展开的速度一是比较慢,二是在西幻的背景下(加上前期一个比一个难记的种族名和人名),难以让人有非常大的带入感,直到故事推进到第二个主要城市时才慢慢渐入佳境。

《暗喻幻想》整体的剧情属于比较平稳的日式王道故事,唯二的两个问题就是:涉及到政治、种族对立这些 ATLUS 极不擅长的叙述领域(ATLUS 更擅长的还是 P4 那种细腻的生活剧情),导致剧情处理的难以非常满意;后期的剧情节奏过快,有一种好像少了一个月日历的感觉。

本作的最终 “终结技” 竟然采取的是动画演绎
本作的最终 “终结技” 竟然采取的是动画演绎

6. 游戏之外——锐评

不双标的讲,《暗喻幻想》综合来看的水平素质足够,是一部完全撑得起 IGN/GS 双年度最佳的合格之作。

为什么说要不双标的讲呢?因为双标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我们稍微出了点《黑神话》、《哪吒》这样还不错的作品,就一定要将其捧杀,就一定必须什么都要赢,处处都要赢,不允许不赢,只允许赢、加赢、双加赢。那些再有理有据的说不赢的人,那就把他们上市!真是颇有几年前乱象时处处“赢”的风采了,殊不知这不仅不能激发创作、提升环境,反而是扼杀和打击创作的最佳手段。剑魔小明的爆火可谓是丝毫没有意外,当然以上我说的全都是游戏。

扩展阅读链接:如何看待2024年金摇杆中,《黑神话》仅获1项提名?

同样类比可以折射到米乎:某人说不得、必须处处好;而某某夸不得,必须处处踩,不踩你就是XX。

而我同样非常好奇的一个点,即专注于游戏评测的 UP 们是否会开数值修改以加速游戏进程?毕竟诸如一个《暗喻幻想》体量的游戏,普通难度通关也得需要将近 50~60 小时的时间。而那些往往能第一时间出评测视频的 UP 们在游戏扎堆发布的时间里依旧保持高产,我很难想象这些都是靠他们独自肝帝以不可持续的健康性爆肝而成?还是实际上他们也有工作室分摊呢?或者单纯年糕呢?

7. 总结

FANTASY LIVES ON
FANTASY LIVES ON

《暗喻幻想》就是《暗喻幻想》,它不是《女神异闻录》,更不是《真女神转生》(即便它种种不足的地方让人不禁感觉 ATLUS 一定会给其出一个“国王版”)。

以及,你的下一部《女神异闻录》,还得是《Persona》。但一想到是新 P 组做的,只庆幸我所游玩的第一款 ATLUS 游戏是《P4G》了……

评分:8.8/10


版权声明:本文遵循 CC BY-SA 4.0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Copyright statement: This article follows the CC BY-SA 4.0 copyright agreement. For reprinting, please attach the original source link and this statement.